外科输血
君骨书生 2020-07-25 外科输血
# 输血的适应证
口诀“大师频甘霖”
(一)大量失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三)重症感染(人血免疫球蛋白)
(四)凝血功能障碍(VIII因子,血小板)
小结:各种重症

# 1. 大量失血
(急性大量出血为输血的主要,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血液 4L~5L
失血量 | 表现 | 处理 |
---|---|---|
<总血容量10% 500ml | 无血容量 不足表现 | 可不输血 |
<总血容量20% 500~800ml | 结合临床 HGB 、HCT | 首选输入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 适当选 用浓缩红细胞。 |
>总血容量 20% 1000ml | 周围循环衰竭 | <30%不输全血 >30%全血及浓缩红各半 >50%全血并补充血小板等 |

# 2.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
- 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
- ①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
- ②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 3. 重症感染
-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 人血免疫球蛋白
- 临床不输白细胞!
- 白细胞会吞噬病毒、细菌,太脏了,有感染风险
# 4. 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
- ①血友病: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
- ②凝血因子Ⅰ缺乏症:补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
- ③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补充血小板
补充:输血原则
- 失血量≥1000mL
- 有贫血症状(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Hb< 70g/L

# 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
输血反应 | 表现 | 对策 |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最常见,输血1~2h内出现寒战、高热,伴头痛、恶心 | 持续10分钟至1~2小时后可自行缓解 |
致热源反应 | 死菌、细菌代谢产物、蛋白质污染输血器→发热 | 轻:减慢输; 重:停输,阿司匹林退热等, 寒战注射异丙嗪 |
荨麻疹和过敏反应 | 数分钟后皮肤局限或全身荨麻疹,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乃至休克 |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
溶血反应(7~10天后发生的为迟发型溶血反应) | 最严重的并发症,输入几十毫升血后,立即出现全身症状:寒战、高热、腰背酸痛、呼困、BP下降、休克、少尿、血红蛋白尿(酱油色) | 停输血,抗休克,碱化尿液,利尿,血浆置换等 |
循环超负荷 | 一老一小输注过快后→呼吸急促、粉红泡沫痰 | 停输血,利尿强心 |
细菌污染反应 | 一旦污染,必须细菌量很大,才有表现 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和休克 PS: 最易污染血制品是血小板(G-常见) 血小板是常温保存的,容易污染! | 立即停止输血,使用抗生素,血袋做血培养 |
疾病传播 | 乙丙肝,HIV,TP等 | 能不输血尽量不输,鼓励自体输血 |
其他 | 低体温(冰冻血后)+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内转化成碳酸氢钠)+高血钾(库存血)+GVHD | 免疫缺陷者输血需要辐照,但血浆不辐照(补) |
- GVHD
- 亲属之间献血
- 免疫力低下
- 过敏反应
- 心血管影响大,如心率减弱、心搏骤停等,需要肾上腺素
- 呼吸困难等,需要糖皮质激素
# 小结
- ①最常见:发热反应
- ②最严重:溶血反应
- ③最易污染的:血小板
- ④立即停输血的: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发热及过敏反应严重者
# 成分输血
# 优点
- 高效
- 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加以选择,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 安全
- 避免不良反应,减少病毒传播几率
- 有效保存
- 不同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各异,适宜条件才能保留其生物活性
- 保护血液资源
- 每份全血制备成多种成分,按患者需分配,使得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1.全血输血
——已不用,临床已淘汰
# 2.红细胞输血
类型 | 悬浮/浓缩红 | 洗涤红细胞 | 少白细红细胞 | 辐照红细胞 |
---|---|---|---|---|
描述 | 离心去除血浆后,加/不加保存液制成 | 悬浮红去白膜后再洗,血浆蛋白含量很少 | 离心法&滤器法 | γ射线照射 |
适应人群 | 最常用,一般人群 | ①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 ②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 ③免疫性溶贫血和PNH | ①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反应的患者; ②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 ①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 ②欲输注的血液来自亲属,或是HLA配型的血小板 |
- 外科常用悬浮红细胞2U——便宜
- 心衰常用浓缩红——液体成分少
- 输血过敏患者用洗涤红——过敏为蛋白识别,要去除蛋白
- 慢性病,反复输血患者用少白红——白细胞有传播乙肝梅毒艾滋病风险
- 免疫功能低下或移植患者或亲属之间用辐照红
- 冰冻红细胞——稀有血型
# 3.血小板和血浆
血制品 | 浓缩血小板 | 新鲜冰冻血(FFP) |
---|---|---|
特点 | 2.5×10^11个/单位 | 收集后于6~8h内分离出血浆,几乎含有血液全部凝血因子 |
输注适应症 | ①骨髓衰竭引起PLT减少合并出血+PLT<10×10^9/L ②骨髓衰竭+要手术者需要输注PLT>50×10^9/L ③轻微出血且PLT<20×10^9/L | ①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 ②血浆置换时作为置换液 血浆主要是用来补充蛋白、凝血因子以及血容量的 |
外科创伤患者血小板<50×10^9/L,可考虑输注血小板。
输注血浆的适应症: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的患者以及休克的患者。
# 4.血浆蛋白质成分
血制品 | 应用范围 |
---|---|
人血白蛋白 | 血浆或血容量减少和清蛋白过少或膨胀压不足时 |
PPS | (清蛋白+球蛋白)的5%溶液,用于代替血浆补充血浆容量 |
免疫球蛋白 | 正常人IgG、免疫缺乏和某些传染病 |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 特定疾病,如破伤风、乙肝、狂犬病、百日咳等 |
凝血制品 | 浓缩凝血分子和凝血酶复原物等,用于凝血功能障碍 |
补充
凝血酶原复合物
含有四种凝血因子:II、VII、IX、X
# 自身输血
- 预存自身库存血
- 适应症:择期手术+无禁忌症
- 方法:采血400ml/W,至多4次
- 禁忌:血制品污染,肿瘤扩散,开放性损伤,心肺不全,凝血障碍,原本贫血者
- 血液稀释回输
- 方法:麻醉前取血,同时补充取血量血浆增量剂
- 血量:<总血量20%~30%
- 速度:200ml/5min
- 术中失血回输(骨科多见):
- 回输总量以不超过3500ml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