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营养
君骨书生 2020-07-25 外科营养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
-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 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 病人营养状况的判定
- 外科病人的营养补充
-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
- 重点
- 人体基本能量代谢与储备、外科患者营养代谢治疗
- 肠外营养途径、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并发症等
#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 |||
---|---|---|---|
正常人需能量 | 1800~2000kcal,25kcal/kg | ||
能量组成 | 15%为氨基酸,85%为碳水化合物及脂肪 | ||
营养支持时 | 非蛋白质热量 | 每给患者补充100~150kcal热量,须同时补充1g氮 | |
禁食24小时后 | 糖原 | 肝糖原(约200g)即被耗尽,肌糖原(约300g)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 | |
葡萄糖 | 糖原分解完毕后,葡萄糖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 |
补充
- 脂肪是机体最大的能源储备。
- 在禁食后,无葡萄糖输入时每日尿氮的排出量为10~15g。
- 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100g,可使每日尿氮排出量减至2.5g。
- 补给葡萄糖能防止脂肪代谢所产生的酮症。
# 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能量需求增加100~200%,手术是创伤,分解期持续3~7日
# 营养状态的评定

附表——内脏蛋白测定
项目g/L | 营养不良 | |||
---|---|---|---|---|
正常值 | 轻 | 中 | 重 | |
白蛋白 | >35 | 28~34 | 21~27 | <21 |
转铁蛋白 | 2.0~2.5 | 1.8~2.0 | 1.6~1.8 | <1.6 |
前白蛋白 | 0.18~0.45 | 0.14~0.16 | 0.10~0.14 | <0.10 |
附:氮平衡试验
- 出氮量=24小时尿液中尿素氮含量+2~3g
- 入氮量=静脉输入的氨基酸液含氮量
# 外科病人的营养补充
- 营养补充途径:胃肠道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
- 原则:能肠内不肠外
胃肠道营养
小技巧,打完食物后,打一些可乐,防止管子堵住
口服蛋白粉
全胃肠外营养
- 全胃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 三升袋:
肠外营养液的加药规则
全胃肠外营养补充方法
全胃肠外营养补充方法 2w内 周围V补给 3-5%氨基酸和10%GS或氨基酸、10-20%脂肪乳剂 长期 上腔V插管 24小时连续滴注营养液 氨基酸 必需:非必需氨基酸一般为1:2,氨基酸和GS同时输注 氮(g):热量 1:628-837kJ(1:150-200kcal) 葡萄糖 K:N 5mmol:1g Mg:N 1mmol:1g P 每4184kJ(1000kcal)供磷5~8mmol 布利特(脂肪乳氨基酸(18))
- [x] 三升袋
外周血管容易堵塞
CVC
复方氨基酸(安平)
- 外周静脉
适应证:严重外科及消化系统疾病
全胃肠外营养 适应证 ●不能正常进食 高位肠瘘、小肠过短 ●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 ●胃肠道需休息或消化不良 溃疡性结肠炎 ●特殊病情 坏死性胰腺炎,肝衰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
原因 | 并发症 | 预防 |
---|---|---|
技术性 | 气胸、血胸、水胸、臂丛神经损伤、空气栓塞、导管扭结等 | 正确操作 |
代谢性 | 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 必须脂肪酸缺乏(导致伤口延迟愈合),低或高血糖,肝功受损要注意胰岛素用量及速度; 胆石泥形成、胆汁淤积(最常见)及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肠屏障受损 | 对症补充电解质,保护胃黏膜等 |
感染性 | 导管性脓毒症(必须拔管) | 导管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