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的外科应用原则
君骨书生 2020-07-25 外科感染
# 抗菌药的外科应用原则
# 最基本原则仍然是无菌操作!
适应证
- 化脓性感染中: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手部感染、急性骨髓炎、急性腹膜炎、急性胆道感染等需应用抗生素。 ——各种深部化脓感染
- 表浅、局限的感染:如毛囊炎、疖、伤口表面感染等 ——浅表的不用
- 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特殊的用对应的抗菌药
需预防性用药的☆☆☆
情况 举例 潜在继发感染率高 严重污染的软组织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腔脏器破裂;结肠手术 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 风湿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人工材料体内移植术 用药时间 静滴 术前1小时或麻醉开始时 肌注 始自术前2小时 术时长 术中还可追加一次剂量 停药 术后24小时内停药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的依据:药物的最佳疗效在感染的早期,为此还需要“经验性用药”
①结合感染部位分析:
- 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居多,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 腹腔、会阴、大腿根部感染时,常见肠道菌群,包括厌氧菌。
②局部情况判定
局部情况 可能感染菌 炎症反应较明显,炎症扩散快,易形成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脓液较稀薄,有时为血性 链球菌 化脓性反应较明显,脓液稠厚,易有灶性破坏 葡萄球菌 敷料易见绿染,与坏死组织共存时有霉腥味 绿脓杆菌 有硫化氢、氨等特殊粪臭味,出现表皮下气肿 厌氧菌 ③结合病情分析:
发病急缓 特点 病原体 急剧 较快发展为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休克者 革兰阴性杆菌为多 相对较缓 高热为主、有转移性脓肿者 金葡菌为多 病程迁延 持续发热,口腔黏膜出现霉斑,对一般抗生素治疗反应差 真菌感染
使用的几个问题
使用的几个问题 剂量 年龄 老年人/新生儿减量 肾功不全 延长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 感染部位 颅内 选用较易穿透“血脑屏障”药(三代-头孢曲松),如药毒性不大,应予增量 浆膜腔、滑液囊(舒普深-胆道富集) 增量(腔内抗生素浓度低) 尿路 因药物通过肾排泄多,小剂量即可满足需要,减量,但透析期间可加量 途径 口服 轻者 静滴 危重、暴发的全身性感染 联合用药 总原则 可单用者不联合;可用窄谱者不用广谱 危重情况 联合用药(三代头孢+氨基糖苷),必要加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