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体格检查基本原则方法
君骨书生 2019-08-08 体格检查
住院医师
- 视诊
- 触诊
- 运动检查
- 量诊
- 叩诊
- 听诊

# 基本检查方法
# 骨科体格检查一般原则
# 检查顺序
- 先健侧,后患侧
- 望、触、叩、听、动、量 + 神经系统

# 局部显露范围
- 单纯显露局部是不够的,
- 至少应显露整个患侧肢体,上下两个关节,必要时应显露整个身体。

# 方式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先主动,后被动)
从病人自己运动开始,然后, 由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免因被动检查而引起疼痛和痉挛而影响进一步检查。
# 综合判断
切忌盲人摸象

# 人文关怀
# 骨科体格检查病历需特殊记录的要点
望诊 → 触诊 → 动 关节活动 → 量 测定肌力 特殊试验(特殊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等。
# 视诊
先整体后局部
# 整体
躯干和四肢的形态、轴线及步态
# 形态(体位和姿势)——静
体位:体位是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
临床上常见的有: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等。
姿势是就举止状态而言,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
- 头、颈、躯干、四肢是否对称,脊柱生理弯度有何改变,肢体有无旋转、成角,各关节有无屈曲、内收、外展、内翻、外翻等畸形。
- 患肢姿式
# 步态——动
- 步态:行走时所表现的姿势。有无跛行,是否扶拐等。
骨科常见典型异常步态
剪刀步态 | 脊髓损伤伴痉挛性截瘫。 |
摇摆步态 | 双侧髋关节先天性脱位、大骨节病。 |
跨阈步态 | 腓总神经损伤或麻痹、弛缓性截瘫。 |
跛行步态 | 一侧臀中肌麻痹、一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间歇性跛行 | 腰椎管狭窄症、短暂性脊髓缺血、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
# 局部情况
- 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 局部:皮肤、软组织、肌肉情况,包块情况
- 皮肤有无发红、发绀、瘀斑、色素沉着
- 患部有无皮下静脉怒张、肿胀、
- 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等。
- 伤口的形状及深度,有无异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
- 软组织有无肿胀,局部有无包块肿块、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及纤维颤动、肢体末端血运情况。
- 有无畸形,如肢体长度、粗细或成角畸形。
# 触诊
- 局部皮肤温度
- 局部压痛:检查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由外周健康向中心患处,由浅入深,先轻后重)
- 有无肿块
- 肿块的部位
- 范围大小
- 界限
- 深度
- 质地:硬度、弹性
- 活动度:移动度、波动感
- 和周围组织关系
- 异常活动及骨擦感:患部有无异常活动或异常感觉,如骨摩擦感、捻发感、肌腱弹跳等。(新鲜骨折不故意做此检查),肌肉张力如何。
- 骨性标志:骨突点的标志是否正常。
# 叩诊
- 轴向叩击痛:有无纵轴叩击痛(传导痛)。当怀疑存在骨与关节疾病时可沿肢体轴向用拳头叩击肢体远端,如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骨、关节急性损伤或炎症病例。
- 脊柱间接叩击痛: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另一手半握拳叩击左手,有脊柱病变者可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若患者出现上肢放射痛,提示颈神经根受压。
- 棘突叩击痛:检查脊柱时常用叩诊锤或手指叩击相应的棘突,如有骨折或炎性病变常出现叩击痛。
- 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叩击己损伤神经的近端时末梢出现疼痛,并向远端推移,表示神经再生现象。
# 听诊
关节活动时有无异常响声、骨传导音异常。
# 动诊
主动活动 + 被动活动 + 异常活动
# 主动活动
- 肌力检查
- 关节主动运动功能检查
# 被动活动
- 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
- f非主动运动方向的被动活动:包括沿肢体轴位的牵拉、挤压活动及侧方牵引活动等。
# 异常活动
- 关节强直: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 关节运动范围减小——肌肉痉挛或软组织挛缩
- 关节运动范围增大——关节囊破坏,关节囊及支持韧带松弛或断裂
- 假关节活动——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
# 量诊
测量肢体的角度、长度及周径的方法称为量诊。
肢体测量是骨科临床检查法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或角度,以便对人体的结构规律、病理变化进行数量上的分析。
角度、长度及周径
# 长度
测量肢体长度
- 借助骨性标志
- 如:上肢长度、下肢长度
- 上肢相对长度:为第 7 颈椎至中指尖的距离
- 上肢绝对长度:为肩峰至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 下肢相对长度:脐孔—内踝
- 下肢绝对长度:髂前上棘—内踝
# 周径
测量肢体周径
- 选择肌肉萎缩或肿胀明显之平面;
- 测量健侧对称部位的周径,分别记录,以资对比;
# 关节活动范围角度测量法
- 休息位为零度
肢体轴线测量
- 下肢轴线:膝伸直位时,髂前上棘和第一趾蹼间的连线,通过髌骨中心
测量影像学数据
# 神经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
感觉
反射
- 神经反射
- 病理征
自主神经
# 诊断性试验的有效性
如何评价各项体格检查诊断性试验的有效性
# 敏感性(Sensitivity)
98%:100个确诊患者,98个检查出,2个漏诊
# 特异性(Specificity)
98%:100个正常人,98个排除患病,2个假阳性
# Likelihood ratios
LR+=(1−specificity)sensitivity
LR+ | LR- | Meaning | clinical usefulness | symbol |
---|---|---|---|---|
>10 | <0.1 | Generates a large and often conclusive shift in probability | Excellent | ★★★ |
5–10 | 0.1–0.2 | Generates a moderate shift in probability | Good | ★★ |
2–5 | 0.2–0.5 | Generates a small but sometimes important shift in probability | Fair | ★ |
1–2 | 0.5–1 | Alters probability to a small and rarely important degree | Poor |
体格检查表填写陷阱
- 查体前后矛盾:
- 专科情况里面记录下肢水肿,但是在前面全身体格检查模板中没有修改皮肤情况中的「全身皮肤无水肿」
- 口唇发绀、肝病面容
- 老年人陷阱:
- 听力、牙齿、头发默认正常,必须改!哪怕正常的都要写出点问题(这个好像有点儿过分了,如实记录不好吗)。
- 逻辑陷阱:
- 既往史做过剖腹产,腹部查体描述无疤痕;
- 前面呼吸频率 25 次,后面写的呼吸节律正常;
- 昏迷患者听力、嗅觉正常;
- 父母病故,但没有写什么病;
- 发热待查入院,但查体体温 36.5℃;
- 心率脉搏前后不一等
- 鉴别诊断:
- ≥2个鉴别诊断
# 各部位检查简明
(1)颈部检查
例如:
- 颈椎活动的检查
- 分离试验
-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
-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2)腰背部检查
例如:
- 直腿抬高试验
- 拾物试验
- 仰卧挺腹试验
- 背伸试验
(3)肩关节检查
例如:搭肩试验(Dugas征)、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疼痛弧试验、岗上肌腱断裂试验等。
(4)肘关节检查
例如: 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征)、叩诊试验、肘后三角与Hueter线
(5)腕和手部
例如:握拳试验、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舟状骨叩击试验、指浅屈肌试验、指深屈肌试验等。
(6)骨盆检查
例如:
- 骨盆挤压试验
- 骨盆分离试验
- 骨盆纵向挤压试验
- 屈膝屈髋试验
- 髋外展外旋试验
- 梨状肌紧张试验
(7)髋关节检查
例如:
-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
- 髋关节过伸试验
- “望远镜”试验
- 蛙式试验
- 下肢短缩试验
(8)膝关节检查
例如:
- 回旋挤压试验
- 挤压研磨试验
- 抽屉试验
- 侧方挤压试验
- 浮髌试验
(9)踝关节检查
例如:
- 踝关节背伸试验
- 伸踝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