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各部位检查法
#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
1.检查原则 | |
---|---|
2.各关节检查法 | (1)*肩关节(2)*肘关节 (3)*腕关节(4)*手部 (5)*脊柱 (6)*髋关节 (7)*膝关节(8)*踝关节和足 |
# 各关节检查法
参考资料
https://www.allinmd.cn/html/theme/1502869386646/theme_index.html?alcode=a1.67.663.1.l17m21i6
# 上肢检查法
# (一)肩关节检查法
# 肩关节的一般检查
🔎望诊
- 肩部是否等高、对称,有无畸形,局部是否肿胀。
- 肩关节脱位——“方肩”
- 肱二头肌肌腱断裂——“大力水手”征
✋触诊
- 压痛位置、深浅,有无叩击痛。
- 触诊或叩压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或骨性突起, 如肱骨大结节、 肱骨结节间 沟、 肩锁关节、 胸锁关节、 锁骨和肩峰等, 明确有无局限性疼痛部位。(逐个按压,这里痛吗?)
- 【肩三角】——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形成——若有骨折或脱位,异常。
💪动诊
- 梳头
- 洗脸
- 扣胸带
📐量诊
- 功能检查:记录肩关节活动的角度。
# 肩关节的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杜加征(Dugas征);痛弧(Pain Arc);琴键征(Paino Key Sign)
# 脱位
# 杜加征(Dugas征)——肩关节脱位
Dugas征患者能用手摸到对侧肩部,且肘部能够贴到胸壁为阴性;若不能为阳性,表明肩关节有脱位。

# 韧带撕裂
# 琴键征(Paino Key Sign)

# 狭窄(肩峰下撞击)
# 痛弧(Pain Arc)
- 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说明存在肩峰下撞击。见于==冈上肌腱炎==。
- 指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病变
- 肩袖肌腱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个肌腱组成,附着在肱骨大结节和解剖颈边缘
- 体操、乒乓球、排球、举重、游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5411g7m1?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Neer 撞击试验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Neer试验是用于确定肩峰以下撞击的肩部检查。
- 患者坐着位。
- 检查人员首先将患者的手臂被动屈曲,使患者手臂内旋(掌心向下),手臂外旋(掌心向上)。
进行Neer试验要求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一只手放在受检者肩胛骨上并持续施加向前的推力,另一只手抬高患肢举过头顶,观察患者在患肢在上举抬高60°以后是否出现疼痛或恐惧感。因为当肢体抬高60°以后肱骨和喙肩弓可能会发生碰撞。
阳性肩部内部旋转疼痛→==冈上肌==撞击
# Hawkins-Kennedy 撞击试验
Hawkins和Kennedy在1980年描述了他们的试验,作为对Neer试验的补充。这个动作是让大结节进一步在喙肩韧带下再现撞击痛。
患者坐位,肩膀外展90°,肘部屈曲90°。
检查者内旋并水平内收患者肩部,使肱骨大结节抵住肩峰。
疼痛(肩前外侧)→冈上撞击
# Yocum test
Yocum test是Hawkins征的补充,患者手臂置于对侧肩关节,肘关节被检查者抬起,出现疼痛为阳性。
# Coracoid impingement test
检查喙突的撞击,检查与Hawkins征相同,但疼痛发生在喙突处。
# Gerber 喙突下撞击试验
进行该项检查,患者取坐位,患肢前屈90°并向躯干侧内收15°~20°以使肱骨小结节与喙突发生接触。

试验过程中发生疼痛高度提示存在撞击征,并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参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017/23/47509206_1000203580.shtml
# 肩袖肌腱肌力的检查
落臂征、 Jobe 试验、 压腹试验、 Lift-off 试验、 外旋抗阻试验
# 落臂征(冈上肌)
# Jobe 试验(空罐试验,empty can test)(冈上肌)
进行Jobe冈上肌试验时,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外展90°,内旋肩关节使双大拇指朝下,然后肩关节向前屈曲30°。
- 首先,让患者保持支撑,进行重力测试
- 然后,检查者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嘱患者维持原姿态,评估双侧冈上肌肌力。
如果检查者发现任意一侧冈上肌肌力减退或功能不全,则该试验结果为阳性。
# 外旋抗阻试验(the Ex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ERRS)(冈下肌)
患者肩处于内收位,屈肘 90 度,肘部处于体侧并夹紧。嘱患者抗阻力将双肩外旋,使双手远离体侧
- 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也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 抬离试验(lift off test)(肩胛下肌)
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
- 若患者手无法抬离背部,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肩胛下肌软弱 | |
---|---|
![]() | ![]() |
# 压腹试验(belly press test)(肩胛下肌)
又称拿破仑(Napoleon)试验,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 90 度,肘关节向前。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拉,而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的动作。
- 患者在将肘向前时不能保持手压腹的力量或肩后伸则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 另一个方法是双侧压腹部,检查者压肘部,通过肌力来判定肩胛下肌损伤情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P4y1t7yi?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肩关节不稳
肩关节前向恐惧试验、 Jobe 再复位试验
# 惧痛试验 Apprehension test
- 患者仰卧位
- 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 外展外旋(投掷)位
- 医师推肱骨头向前与前关节囊相压撞(向前方压迫肱骨近端)并轻度外旋上肢,此时患者会因多次脱位经验而出现恐惧感及保护动作(+),或前关节囊有病变时剧痛,突感无力,不能活动,提示肩关节前方不稳。
- 后上方疼痛:后上盂唇撕裂或内撞击
- 前方疼痛:前部盂唇撕裂
# relocation test
- 如恐惧试验(+),于肱骨近端施加向后的作用力
- 恐惧感消失:+
- 停止施加向后作用力,再次感到恐惧
- 后上盂唇撕裂或内撞击患者:疼痛加剧
# 前抽屉试验
-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旋、外展至多个角度
- 检查者一手握住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肱骨近端向前方提拉,评估位移量及其终点。
- I级肱骨头移位至关节盂边缘
- II级肱骨头滑移超过盂缘,但可自行复位
- III级肱骨头脱位
# 后方不稳试验(Kim)
后下方盂唇试验
- 患者处于坐位,手臂90°外展。
-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手臂近端外侧施加轴向力。
- 将患者手臂抬至45°后,医生对上臂施加向后下的力,疼痛即提示阳性。
# 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的检查
Speed 试验、 Yergason 试验
# Speed 试验和Yergason 试验
Speeds征和Yergason征即肱二头肌长腱阻抗试验。
# Speed 试验
- 前者为前臂旋后,前屈肩90,伸肘位,阻抗位屈肘,检查者施加一定阻力,嘱患者继续前屈臂部,可出现肱二头肌长头腱沟处疼痛。为阳性。
# Yergason 试验
屈肘90,前臂完全旋前,旋后对抗阻抗。
- 肩关节前方或结节间沟处疼痛:+,提示肱二头肌腱鞘炎。

其他版本
# (二)肘关节检查法
- 🔍视诊:
- 肘部有无畸形、肿胀,皮肤颜色。
- ✋触诊:
- 压痛位置。
- 💪📐 功能检查:
- 记录肘关节屈曲、伸直及前臂旋转活动的角度。
- 特殊检查
- 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征)
- 肘后三角
- 肘管综合征。
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征】
腕伸肌紧张试验
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患者屈肘90°,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 翘指法:将患侧手(如右手)手掌向下按在桌面上,左手手掌压在右手指尖上,然后努力让右手的手指向上翘。这时,如果发现右肘部外侧有疼痛的话,十有八九就是患上了“网球肘”。

【肘三角】
肘后三角——尺骨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系。
- 屈至90°时,三 点呈等边三角
- 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
- 临床意义: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肘管综合征】

- 尺神经
- 爪形手:拇指外展,小指内收,肌肉萎缩以骨间肌和拇内收肌最明显
- Froment征:嘱患者用患侧食指与拇指捏夹一张纸,患侧因拇内收肌瘫痪,无法完成此动作,而用指间关节屈曲代偿。
- 爪形手:拇指外展,小指内收,肌肉萎缩以骨间肌和拇内收肌最明显
【携物角】
- 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
- 当旋后伸直时,可见10° - 15°外翻角——在携物时不撞及同侧大腿。
# (三)腕关节检查法
- 🔍视诊:腕与手部有无包块、畸形。
- ✋触诊:压痛位置,有无叩击痛。
- 骨性标记物
- 桡骨茎突
- 尺骨头
- 鼻烟窝
- 骨性标记物
- 功能检查:记录腕与掌指及各指间关节活动的角度。
- 动诊:
- 握拳尺偏试验(Fenkelstein征);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常用解剖标记——鼻烟窝——拇长展肌肌腱和拇短伸肌肌腱与拇长伸肌肌腱之间的正常凹陷。
- 鼻烟窝的基底部,就是腕部的舟状骨
- 舟状骨发生骨折或者病变时,鼻烟窝会消失
# 握拳尺偏试验(Finkeisten征)
- 握拳尺偏
- 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
- 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腕管综合征
屈腕试验:医师手握患者腕部,拇指按压在腕横纹处,同时嘱患腕屈曲,若患手麻痛加重,并放射到中指示指,即为阳性,表示患腕管综合征。
# (四)手和手指检查法
手的休息位(功能位)——类似握笔姿势,越向小指,指尖越指向手掌中心。拇指末端指腹触及示指末节的桡侧。

# 正中神经损伤
猿掌:大鱼际肌萎缩
# 桡神经损伤
垂腕:肱骨中段、中下1/3交界处骨折
# 脊柱检查法
# 脊柱检查法
常规检查 | |
---|---|
🔎望诊 📝 于站立位,①双肩是否等高。②脊柱有4个生理弧。③肌肉挛缩 📝自C7棘突下垂一线或一杆,应经臀沟、两膝后侧正中,直至两足后跟之间。脊柱任何节段偏离这垂线——侧偏。 ✋触诊 📝在棘突旁自上而下按节触摸和叩击,注意肌有无痉挛和压痛,是否伴放射痛。 牵伸髋关节,即牵拉髂腰肌时,同侧骶髂关节有否疼痛(Mennell征)。 💪动诊 📐 量诊 📝①在前屈、后伸时,测量C7和T12棘突之间的距离——正常时,前屈距离比后伸增加4~6cm; 📝②C7与S1在前屈时脊柱长度增加的程度——增加15cm; 📝③于站立位,腰椎前屈时,两膝伸直,测量指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脊柱关节功能的测试指标。 | 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12 腰椎Lumbar vertebrae:5 骶椎Sacral vertebrae:5 尾椎Coccygeal vertebrae:4 |
# 望
颈项部外形, 口述是否偏斜、 保护性姿势等
# 触
# 三指触诊法

颈项部棘突(2分)、 棘间(2分) 及棘突旁(2分) 是否存在压痛、 放射痛
脊椎叩击(percussive pain)
- 脊椎结核
- Tuberculosis of spine
- 脊椎骨折
- Fracture of spine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Prolapse of intervertebral cartilages
定位病变节段,辅助诊断。

# 动
颈椎活动是否受限: 屈曲、 后伸、 侧屈、 旋转(每项1分)

# 颈部特殊检查
- 头部叩击试验
- 椎间孔挤压试验
-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头顶部叩击试验
头顶部叩击试验患者端坐,医师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 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
# 椎间孔挤压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压头试验
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
- 若出现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
- 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
-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
- 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
-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
- 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
#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
- 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 椎动脉扭曲试验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试验)
- 患者正坐,头颈偏向健侧,医生一手放于患侧头部,另手握住患侧腕部使上肢外展,呈相反方向牵拉。若出现颈部疼痛加重,患肢疼痛、麻木则为阳性征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常见腰部骨关节检查
# 特殊试验
- ①髋关节过伸试验。
- ②拾物试验——腰椎结核。
- 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_——腰椎间盘突出。
- ④腰骶关节过伸试验。
- ⑤斜扳试验。
- ⑥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
# 髋关节过伸试验
- 正常侧可有 10°后伸。
- 受限:髋关节或髂关节有病变
- 用来检查儿童早期髋关节结核。
# 拾物试验——腰椎结核
肌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而引起。
用于小儿腰部前屈运动的检查。通过小儿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观察脊柱运动是否正常。当腰椎有病变时,小儿下蹲拾物时必须屈曲两侧髋关节,而腰仍是挺直的,且常用手放在膝部作支撑蹲下,则为阳性征
常见于小儿腰椎结核及其他腰椎疾病
# 直腿抬高试验
-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位,医生一手托患者足跟,另—手保持膝关节伸直位,被动抬高患肢。若抬高60°以内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 正常: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时感腘窝不适
- 患者:抬高在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 阳性率90%
- 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
- 多见于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直腿抬高足背伸加强试验
- 在作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然后背屈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 该试验用以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
# 股神经牵拉试验
- 患者俯卧,下肢伸直,医生提起患肢向后过度伸展,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引起沿股神经区放射性疼痛,为阳性征
- 股神经牵拉试验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有意义。
- 在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为阳性,
- 而腰4-5、腰5骶1 此试验为阴性。
# 斜扳试验
- 患者侧卧位,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髋、屈膝各90°。
- 检查者一手将肩部推向背侧,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骨盆推向腹侧,并内收内旋该侧髋关节,如骶髂关节发生疼痛,本试验即为阳性——表示该侧骶髂关节或下腰部有病变。
# 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
仰卧,患者双手抱住健侧髋、膝,使之屈曲,患侧大腿垂于床沿外,检查者一手按住健膝,一手压患膝,使大腿后伸扭转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
# 小结
①髋关节过伸试验。
②拾物试验——腰椎结核。
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
# 下肢检查法
# (六)髋关节检查法
# 一般检查
- 🔎视诊:姿势、步态,有无畸形、肿胀、窦道、瘢痕,肌肉有无萎缩
- 步态
- 跛行
- 疼痛性跛行:髋关节结核、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 短肢跛行:小儿麻痹症
- 鸭步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呆步
- 髋关节强直、化脓性髋关节炎
- 跛行
- 步态
- ✋触诊:压痛位置、深浅,有无叩击痛。
- ——内收肌痉挛,是髋关节疾病早期表现。
- 💪动诊
- 髋关节各方向活动的角度
- 体侧位(前屈/后屈)+中立位(内旋/外旋)+水平位(内旋/外旋)
- 髋关节各方向活动的角度
# 特殊检查
- ①4字试验——检查髋关节旋转是否有限制,说明是否有髋关节内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 ②Thomas试验——测试髋的屈曲畸形——髂腰肌受刺激。
- Trendelenburg征
- Allis征
“4”字试验 | |
---|---|
病人平卧于检查桌上,蜷其患肢,将外踝搁在健侧肢髌骨上方,检查者用手下压其患侧膝部,若患髋出现疼痛而使膝部不能接触桌面即为阳性 见于髋关节病变或内收肌挛缩 | |
![]() | ![]() |
#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
托马斯(Thomas)征——髂腰肌受刺激 | ||
---|---|---|
病人平卧于硬桌上,检查者将其健侧髋、膝关节完全屈曲,使膝部贴住或尽可能贴近前胸,此时腰椎前凸完全消失而腰背平贴于床面; 根据大腿与桌面所成之角度,断定屈曲畸形程度。 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 | ![]() | ![]() |
# 单腿独立试验
单腿独立试验Trendeienburg征 | ||
---|---|---|
在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患侧下肢单腿独立,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为阳性征。 表明持重侧的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 | ![]() | ![]() |
# 下肢短缩试验
下肢短缩试验——艾利斯(Allis)征 | ||
---|---|---|
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足跟平放于床面上,正常两侧膝顶点等高、若一侧较另一侧低即为阳性征 表明髋关节脱位 | ![]() | ![]() |
- 📏量诊
- ①Bryant三角;②Nélaton髂坐线;③Shoemaker髂转线。
Bryant三角 | ||
---|---|---|
平卧位,由髂前上嵴向水平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垂线画水平线,构成。 | 📝正常:约5cm 📝股骨颈骨折——大转子上移——底边较健侧缩短 | ![]() |
Nélaton线 | ||
---|---|---|
在侧卧并伴屈髋,由髂前上嵴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 | 📝正常:大转子在此线上; 📝股骨颈骨折——股骨大转子上移在Nélaton线之上。' |
Shoemaker髂转线 | ||
---|---|---|
——苏马克线 📝从大转子顶至同侧髂前上棘作一连线向腹壁延长。 | 📝正常——上延长线在脐或脐以上与腹中线相交。 📝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大转子上移——此线在脐以下与腹中线相交。 | ![]() |
# 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嵴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骨盆分离试验。反之,双手将两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能诱发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骨盆环骨折。
# (七)膝关节检查法
🔎 望诊
局部:皮肤、软组织、肌肉情况,包块情况
- 有无肌肉萎缩、肿胀、畸形及浅静脉怒张
- 局部有无色斑、瘢痕、窦道
膝于伸直位时,髌骨两侧可有轻度凹陷;若有积液或增厚,则凹陷消失。
股四头肌萎缩——下肢废用时最早出现的体征。
【膝内翻、膝外翻】
正常状态,两膝的股骨内髁和胫骨内髁于伸直时相接触。
内、外翻是指远侧肢体的指向。
A.两侧股骨内髁分开——膝内翻;
B.两侧胫骨内髁分开——膝外翻。
✋ 触诊:
由上而下
浮髌试验
- 只有中等量积液,才呈阳性
- 患肢伸直,医生一手压在髌上囊,使液体流入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以垂直方向按压髌骨,若感觉髌骨浮动,并有撞击股骨髁部的感觉,即为阳性征
- 正常膝内有液体约5ml,当关节积液达到或超过50mL时,浮髌试验为阳性,提示关节内有中等量积液。
- 太多——阻碍髌骨下沉
- 过少——髌骨不能漂浮
- 只有中等量积液,才呈阳性
💪 动诊、📐 量诊
- 功能检查:记录膝关节活动的角度。
- 大腿周径、小腿周径
- 特殊检查:浮髌试验;侧方应力试验;McMurray试验;抽屉试验。
# 膝关节侧方应力试验
- 若有疼痛或有侧方活动,为阳性征。表明侧副韧带损伤。
# 抽屉试验
- 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坐于患肢足背(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作前后推拉动作
- 向前活动度增大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
- 向后活动度增大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
- 两侧对比
# Lachman试验
- 将膝关节屈曲15-30°
- 阳性率叫抽屉试验高。
- 损伤急性期,屈膝90°位困难。
- 半月板所引起的填塞作用较屈曲90°时要少
# 回旋挤压试验(半月板旋转实验)
- 麦氏(McMurray)征。有弹响和疼痛为阳性征,表明半月板损伤
- 患侧髋膝完全屈曲
- 检查者一手放关节外间隙处作触诊
- 另一手握住足跟作小腿大幅度的环转运动, 内旋环转测试外侧半 月板, 外旋环转测试内侧半月板
- 维持旋转的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到9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v4y1o78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o4y1C7Y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 研磨提拉试验(Apley征)
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医师用小腿压在患者大腿下端后侧作固定,在双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纵轴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有疼痛或有弹响,即为阳性征,表明外侧或内侧的半月板损伤: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而引起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 侧卧屈伸试验又称重力试验
患者侧卧,被检查肢体在上、医师托住患者的大腿,让其膝关节作伸屈活动,若出现弹响,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若膝关节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样的方法,被检查的肢体在下作伸屈活动,出现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 (八)踝关节和足的检查法
🔎 望诊
- 畸形
- 肿胀淤血
- 畸形
✋ 触诊
最重要的是检查足背动脉,了解足和下肢的血循环状态。
可在足背第1、2跖骨之间摸到。
踝关节内外侧主要韧带是否存在压痛
💪 动诊
- 活动度
📐 量诊
- 下肢力线的测量
# Thompson
- 挤压腓肠肌,如跟腱完好,由于腓肠肌比目鱼肌联合腱通过跟腱与跟骨相连,所以足可跖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