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手术基本评估
君骨书生 2020-08-08 骨科学
加速康复措施的个体化,应以患者的全面评估为基础。颈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ERAS实施策略应“从评估开始,以评估结束”。
# 脊柱外科手术基本评估
-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biologists, ASA)分级评估:根据ASA分级对患者全身健康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患者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耐受力[5]。
- 心肺功能评估: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和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 MET)评估患者心功能。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判断有无呼吸系统合并症。对疑有呼吸功能异常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判断有无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通过屏气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心肺储备能力,预测其对缺氧的耐受性。
- 凝血功能评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术前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疾病。
- 血糖评估:建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10.0mmol/L,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2.0mmol/L以内[6]。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 高血压评估:术前了解患者高血压病因、病程、程度、靶器官受累情况。建议择期手术前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130/85mmHg(1mmHg=0.133kPa),老年患者<140/90mmHg为宜。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6]。必要时请心内科医师会诊并指导治疗。
- 营养评估: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量表评估手术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有风险者给予术前营养支持。
- 术后消化道管理,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风险评估:对于女性、不吸烟、晕动症或既往有恶心呕吐病史,以及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7],注意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易感因素评估:高龄、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摄人减少、生理功能储备减少、多种药物应用、酗酒为术后澹妄的易感因素[8],对于此类患者应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尿潴留风险评估:对于年龄>50岁、男性、术前存在尿道梗阻症状和与尿潴留相关的神经性疾病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评估术前膀胱功能,并预测术后尿潴留的风险[9,10]。
-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于瘫痪、高龄、肥胖、静脉曲张、脑梗死、血栓病史及家族史、D-二聚体水平增高等具有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采用Wells血栓风险评分表进行评估[11,12]。
# 颈椎后路手术专项评估
颈椎退行性疾病全面的评估体系既应从医师专业的角度客观进行生理学、功能学评价;同时也应反映出从患者角度出发的,对治疗后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态的主观感受[13,14]。
- 疼痛评估(含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 VAS)、颈椎相关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颈痛及上肢放射痛及其对功能的影响[15,16]。
- 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评估:推荐使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 17 score)及其修订版本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17,18]。
- 生活质量评估:推荐使用SF-36或EQ-SD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19,20]。
- 影像学评估:①X线:颈椎骨性椎管测量、颈椎活动度评估、颈椎曲度评估、颈椎矢状面平衡评估等;②CT:后纵韧带骨化、椎板厚度等;③MRI:脊髓压缩比、脊髓信号等。
- 骨密度:对于绝经后妇女和65岁以上男性,需在围手术期进行骨密度测量。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可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1]。
- 心理评估:对于术前颈痛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既往存在焦虑和抑郁病史的患者,可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进行心理评估与干预。
- 康复评估: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进行康复评估,目的是制定分阶段、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内容包括:①疼痛:VAS评分及NDI量表;②颈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颈椎功能评价量表(JOACMEQ)[22-24];③平衡功能:起立行走实验(timed up-and-go test, TUG)[25];④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⑤生活质量(SF-36或EQ-5D量表)。
# 术前宣教
主刀医师:
- 主刀医师将手术方案向患者充分沟通宣教
- 告知患者颈椎后路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缓解患者脊髓、神经受压,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 同时,应充分告知若患者脊髓、神经本身存在不可逆的病理损害等情况,可能出现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从而调整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
麻醉医师:
- 麻醉医师宣教重点介绍全身麻醉方案、手术、术后处理等麻醉恢复过程,缓解其焦虑、恐惧及紧张情绪,使患者知晓自己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配合,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康复医师:
- 康复医师指导提前练习术后住院期间颈部早期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的方法(手精细运动训练、颈部及肩带肌训练、踝泵运动等)。
- 通过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自我评估方法。要求患者术前必须学会:VAS自评、呼吸及咳嗽排痰训练、轴向翻身和起床、早期颈部功能锻炼要点。通过上述4个“学会”树立患者的自信,从而提高患者参与诊疗过程的积极性,建立对加速康复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