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上肢骨折
骨科创伤的疾病基础
创伤(trauma)是外界致伤性刺激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组织或器官遭到解剖结构上的破坏和生理功能上的紊乱,随之而发生机体一系列的全身与局部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 上肢骨折
一、锁骨骨折:
多发生在中1/3处。锁骨位置表浅,骨折后锁骨上凹肿胀,压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断端。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拍正位X片可确诊。
治疗:
(一)幼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即可。有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1~2周。
(二)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
(三)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
1、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
2、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3、骨折不愈合,患肢有疼痛、无力等症状
4、外1/3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损伤,骨折移位明显
5、畸形愈合影响功能,不愈合或少数要求解剖复位者,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干密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 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 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侧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
(三)内收型骨折 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
治疗:
(一)无移位骨折无需固定,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
(二)外展型骨折或内收型骨折 局麻下手法复位,超肩石膏固定于贴胸位3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
(三)手术复位及内固定 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年,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园针或螺钉内固定,如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可切开复位,适当内固定。
三、肱骨干骨折:
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及诊断:肿胀、畸形、反常活动,骨折端明显压痛,检查时可有骨擦音或骨擦感,上肢功能障碍。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虎口区感觉障碍等。
肱骨干骨折诊断容易。肱骨中、下段骨折应注意桡神经合并伤。
绝大多数肱骨干骨折均可采用保守治疗而获得满意的效果。上肢不同于下肢,因其不负重,2cm以内的短缩,20°内的成角或旋转畸形对其功能无显著影响。
四、肱骨髁上骨折:
多发生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很少见。
(一)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骨折近段常刺破肱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二)屈曲型 较少见。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三)粉碎型 多见于成年人。
五、尺桡骨干骨折: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 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
\3. 扭转暴力: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
(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三)尺骨干骨折 :极少见。尺桡骨双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六、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七、其他上肢骨折: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称孟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称Galeazzi骨折。
**八、开放性手外伤外科处理原则是:**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尽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
具体步骤是
①清创
②修复组织
③闭合伤口
④包扎固定。
伤口要及时止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感染药物。
骨折手术指征记忆:近5(保守失败+多发骨折+软组织嵌顿+合并神经血管的症状(休克、麻木)+开放骨折)暴多钱方圆+远2(陈旧不愈+畸形愈合)